-
孩子的叛逆期,有些问题需要家长注意!
来源:太原科大心理咨询中心 时间:2024-08-08 09:12:21 -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孩子的叛逆期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时期。家长常常发现,自己对孩子的批评似乎不再奏效,孩子不仅不感到悔恨,反而变得越来越难以管理。这种情况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,但实际上,这很可能是批评方法不当所致。有效的批评是孩子成长的必要一环,但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让孩子真正听进去。
01 批评要在私密的环境中进行
批评孩子的方式和场合对孩子的接受程度有着直接影响。在某些情况下,家长的批评可能会在公共场合进行,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孩子感到羞辱,进而对批评产生反感。比如,有的家长会在餐厅或其他公众场合训斥孩子,这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,还可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。
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将批评的场合设在私密环境中,比如孩子的房间。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,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。正如胡适在《我的母亲》中提到的,他的母亲总是在私下里批评他,这种方法不仅让他感到被尊重,还加深了他对母亲的感激之情。为孩子保留面子,能够让他们在错误中学到更多,同时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。
02 批评中夹杂赞美的效果
批评时如果能够夹杂一些赞美的话语,孩子会更容易接受。心理学中有一个“肥皂水效应”,这个效应说明了在批评之前先给予赞美,能够缓解负面情绪,使批评更加容易被接受。比如,孩子在写作业时表现出色的地方可以先给予肯定,然后再指出不足之处。这样,孩子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,也能够清楚地看到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举个例子,如果孩子的数学作业写得很工整,但语文作业因为急于看电视而写得潦草,家长可以说:“我很喜欢你昨天的数学作业,它写得非常整齐。”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认可,同时也意识到需要改进的地方。通过这种正面反馈,孩子更容易在未来的作业中保持高标准,培养良好的习惯。
03 批评的语气要温和
在孩子的叛逆期,我蛮建议家长们多咨询专业人士,真想解决孩子的各类青春期问题,要专门学习一下,我个人经历来说,高途美好家庭还可以,特别是孙一荣老师的青春期孩子教育真的很不错,值得,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能省不少事少走不少弯路,尤其是孩子青春期早恋的那个案例让我很受用,也让孩子及时止损好好参加中高考!
孙一荣老师是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,国际NLP执行师 ,针对青少年厌学和心理咨询这一块非常专业,内容深入浅出,十分易懂,现在我跟孩子更像是朋友关系,非常亲近,有什么问题也都会跟我说,真的欣慰很多!批评时的语气和方式对孩子的接受程度也有很大影响。避免使用尖锐、攻击性的语言,保持冷静和理性,更有助于孩子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。例如,当孩子在家中打翻了麦片,正确的做法是冷静地处理,不急于指责,而是与孩子一起收拾残局。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,使他们更愿意接受改正的建议。
我相信很多家长是知道高途的,美股上市公司,家庭教育这一块的指导,非常专业,蛮推荐家长们听一下他们的试听课:
【高途美好家庭】父母特训营/点对点答疑孩子教育问题
淘宝旗舰店
¥0.99
购买
象征性支付1元,即可体验4天亲子教育课程,领取海量家庭教育电子资料!
如果家长的批评带有情绪化的语言,往往会使孩子感受到拒绝感,影响他们对批评的接受。保持语气的平和,并以理性的态度进行批评,能够让孩子更加认真地听取意见,从而更有效地改正错误。批评时尽量简洁明了,更能直接触及孩子的内心,帮助他们理解错误并找到解决办法。
04 批评后要提供改正的方向
有效的批评不仅要指出错误,还要提供明确的改正建议。孩子在犯错后,应该得到帮助,以便理解如何纠正错误。比如,如果孩子打破了一个花瓶,可以让孩子自己想办法筹集零花钱来购买新的花瓶。这样的做法不仅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后果,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在批评的过程中,家长应重点放在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上,而不是单纯的惩罚。通过具体的建议和支持,孩子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并成长。这样,批评不仅是教育的一部分,更是帮助孩子进步的机会。
05 批评中要保持爱的表达
批评不应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爱。即使在批评之后,家长的态度仍然要温暖和关爱。孩子需要知道,尽管他们犯了错误,父母依然爱他们。比如,有的家长在批评孩子后会给予拥抱和安慰,这种情感支持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爱,从而更愿意接受批评并反思自己的行为。
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时,他们会更加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,并且愿意与父母坦诚相待。批评后的拥抱和安慰不仅有助于修复亲子关系,还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。通过这种方式,孩子能够在批评中感受到安全感,并且对未来的错误处理更加自信。
孩子的叛逆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,正确的批评方法能够帮助他们在这段时期中成长为更加成熟的人。通过私密的环境、夹杂赞美的批评、温和的语气、明确的改正建议以及爱的表达,家长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。这样的批评不仅能够保护孩子的自尊心,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,让孩子在成长中更加健康和自信。
- 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