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儿童争强好胜心理怎么正确引导
来源:太原科大心理咨询中心 时间:2019-12-23 14:14:25 -
在《爸爸2》中,咱们能够明显的看出杨阳洋有点争强好胜心思,如果游戏失利,往往会伤心哭泣,后来在爸爸的教育下才渐渐缓解。其实,争强好胜已成为现在许多孩子非常显著的一个心思特点和行为特征,为此寻求帮助的父母举目皆是。那么儿童争强好胜心思怎么正确引导呢?
争强好胜源于社会环境影响
儿童争强好胜主要与成人不正确的引导有关。生活中,成人总是有意无意地要求孩子争榜首,看谁榜首个吃完、看谁榜首个坐好、看谁榜首个画完这样一种暗示,渐渐会让孩子以为只有榜首才是成功者。在涉及到一些对抗性的活动中,成人过于介意结果,孩子赢了就眉开眼笑,表扬奖赏,输了就冷若冰霜,甚至责备孩子,这样做的结果是,进一步让孩子坚信只有得了榜首,才会取得表扬和肯定,然后强化了孩子的争强好胜心思。
争强好胜不等于进步心
当下,许多人混淆了进取心和争强好胜的概念,使得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呈现了一些误区。争强好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横向比较的方法,是指一个人事事处处都希望超越和压倒别人。这种心情会恶性蔓延,繁殖烦躁、妒忌或自暴自弃等不良心思,既不利于正确地知道自我,也不利于杰出的人际交往。而进步心是个体曩昔与现在之间的一种纵向比较,是一种不断要求进步,立志有所作为的心思状态。争强好胜是把自己与别人比,进步心则是把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曩昔比,两者有本质区别。
事实上,孩子争强好胜,不能说对错或好坏,只能说有积极和消沉的方面,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。幼儿园教师作为儿童开展过程中的专业教育工作者,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专长,同时为家长供给合理建议,家园配合,发挥儿童争强好胜的积极面,防止争强好胜的消沉面,然后培养具有进步心的儿童。
-
- 上一篇:导致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哪些
-
下一篇:怎么帮助孩子化解矛盾
- 最新文章